说话要适可而止

时间:2018-08-10 热度:
后台-系统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(内容页告位1-手机版)

说话要适可而止,掌握说话分寸,凡事要懂得“适可而止”,“多贪”就“必贫”。
 

马克·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,一次,他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,开始时觉得牧师讲的很感人,便决定好要募捐。但十分钟过去了,牧师依旧在讲,马克·吐温听的有些烦了,就决定只捐一点钱。又过了十分钟,牧师还没有讲完,看他的意思还要持续很久,已经失去耐性的马克·吐温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。等牧师结束了他的演讲,也就是募捐正式开始时,马克·吐温气氛的转身离去,他不仅不捐钱,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。

会说话的人,总能够理出事情的关键,一语击中要害,让对方心悦诚服。有时候,与人交流不一定需要幽默风趣或华丽的词藻,也不用搬出哲学理论让对方听的敬佩,只需要有组织的将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清晰的呈现给对方,就能够很好得实现有效沟通,并且给对方留下好印象。

说话要讲重点,那些空话、大白话说的太多,反而让人觉得你毫无内涵,胸无点墨,空有大志却无才无德。随时随地接触的人或事或许会对今后的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。而越是有学问有涵养的人,越注重对方内心的富足与语言上的合拍。

除了要抓住问题的关键,哈佛大学前任校长伊立特说过:“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,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,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。”温文尔雅,成熟稳重的言语会给别人内心营造出舒心的感受。如此方能更好得完成谈话的过程。

回头看马克·吐温所经历的那个事件似与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有相似之处,在那个礼教吃人的旧社会,祥林嫂逢人便说自己如何的不幸和痛苦,最开始大家对她很是同情,但随着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苦诉,大家由同情转为反感,甚至嘲笑她的可悲。

心理学家曾分析,因为受刺激而产生的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“超限效应”。一般这种“超限效应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,尤其是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最为突出。

午休时,李瑶正无聊的看书,周围几个男女同事聊的火热,突然话题转移,转到了男女朋友上。李瑶看他们侃着恋爱时的激情与伤痛,便放下手中的书,加入了海聊。

李瑶不适时宜的唠叨起当初自己谈恋爱时,被男朋友耍,说自己太单纯,被玩弄,这一番侃谈,竟说了自己三四场恋爱的悲伤史,最后还来了句,“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。”这可激起周围男同事的公愤了。纷纷围堵她“你对男人有什么不满意的?”而原本轻松快乐的气氛变的压抑、无聊。周围的女同事看所有男同事围着李瑶聊,便无趣的躲开了,而那些看似热情的男同事,实际上是在对李瑶拐着弯的冷嘲热讽。

自那次事情后,很多同事认为李瑶是个很肤浅的女人,只要聊天有她的加入,都尽量避开,对于她那些无聊沉闷而又没完没了的唠叨,大家算是怕了。不是对这个不满意,就是对那个不满意,有时候同事买了新外套给大家看,她直接来句对袖子或者帽子设计的不太满意。这不仅是给对方的好心情泼了个冷水,还令她的人缘越来越差。

无可厚非,“超限效应”给自身带来的多半是别人的反感和排斥。没有谁愿意听一个人在自己耳边唠叨个没完,哪怕是夸赞,同样的话说多了,反而虚伪。

从行为学上来看,一个爱唠叨,说话没完没了的人,其行事作风往往不足以取信于人,也就是不牢靠。比如说抱怨,爱抱怨一般被规划为懒惰、急性、责任心较差之类。这样一个人或正在找机会想唠叨不满之人,还没到嘴边的话赶紧适可而止。

好口才是把人说笑,而非把人说跑,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,也不管对象是谁,无论对错,对人说话都要把握好度,做到适可而止,否则就会引起他人强烈的不满。

通过观察,可以了解到“超限效应”一般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,很多时候等当事人意识到时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,尤其对于一些职场上的人,说话不懂的适可而止,结果给自己带来尴尬或遗憾。所以,很有必要在日常的言谈中注意说话的分寸,一定要把握好“度”,无论对方身份或卑微或无所谓,都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并学会换位思考。

后台-系统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(内容页告位2-手机版)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:kf@hequma.com 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相关推荐

后台-系统-系统设置-扩展变量-(内容页告位3-手机版)